四川师大(四川师大一中) - 鸿海伟业生活资讯网

本文目录一览:

  • 1、四川师范大学是几本院校?
  • 2、川师大是重点大学吗
  • 3、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?

四川师范大学是几本院校?

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,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,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。

学校简介

四川师范大学简称.川师大",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,国家首批"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,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、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;入选了"四川省"双一流"建设计划”、教育部"卓越教师培养计划"、四川省"2011计划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"、国家级”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"是国家公费师范生培养实施院校、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、中俄"长江一伏尔加河”高校联盟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;拥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。

学校始建于1946年,其诞生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°抗日战争初期,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。抗战胜利后,东北大学迁回沈阳,留川的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.1949年,吸纳西山书院,更名为川北大学;1950年,合并川北文学院,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,1952年,以川北大学为主体,合并川东教育学院(原乡村建设学院)、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,组建四川师范学院。1964年,原成都大学(今西南财经大学)数理化三系并入学校.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,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。

截至2019年9月,学校有狮子山、成龙两个校区,校园面积3400余亩;有全日制本科生37000余人,博士与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;下设26个学院开办82个本科专业。

师资力量

建校70多年以来,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、著名文字学家杜道生、中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、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、楚辞学专家汤炳正、文献学专家屈守元、训诂学专家刘君惠、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、拓扑学专家刘旺金、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。

截至2019年9月,学校教师先后获批“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”7人,“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”1人,“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”1人,“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”1人,“国家级教学名师”1人,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人选6人,享受“国务院 *** 特殊津贴”专家51人;“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”116人,“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”30人,“天府万人计划”2人,“四川省教学名师”12人;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师德标兵、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28人,四川省优秀教师、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四川省师德标兵等共39人次,特聘两院院士、国家杰青等20余位高层次人才。  另外还先后聘请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夫拉姆·赫什科、理查德·施罗克、大卫·维因兰德、梶田隆章和罗伯特·C·默顿等教授为该校荣誉教授。

专业设置

四川师范大学开办的本科专业涵盖了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哲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历史学、教育学,艺术学、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。该校的专业有:广告学、汉语言文学、英语、法语、俄语、日语、教育学、学前教育、小学教育、生物科学、生物技术、园艺、食品质量与安全、市场营销、财务管理、工业工程、审计学等。    

学科建设

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,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。 截至2018年3月,学校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,4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,2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,17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,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,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;涵盖哲学、文学、法学、历史学、教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、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。

截止2022年5月,学校工程学科、化学学科、计算机科学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行列。

博士后流动站(2个):中国语言文学、教育学

四川省双一流学科建设(群):“巴蜀文化研究与传承”学科群、“数学”学科

省级重点学科:中国语言文学、数学、凝聚态物理、中国近现代史、中国古代文学、基础数学、材料学、美学、教育学原理、汉语言文字学、运筹学与控制论、计算机软件与理论、环境科学、人文地理学、中国哲学、理论物理、文艺学、中国现当代文学、课程与教学论

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:中国近现代史、中国古代文学、基础数学、教育学原理

合作交流

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中心之一,也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资格和接收澳门地区保送生的高等院校。截至2015年3月,学校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。此外该校经国家汉办批准,分别与韩国延世大学、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、建立有日本研究中心、韩国研究中心、中俄文化交流中心、中法文化交流中心、以及与韩国延世大学合办的“成都世宗学堂”。

川师大是重点大学吗

四川师范大学是重点大学

四川师范大学,简称“川师大”,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,国家首批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,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、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,四川省“双一流”建设计划高校,入选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、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、国创计划、四川2011计划,是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实施院校、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中俄“长江—伏尔加河”高校联盟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,拥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。

学校始建于1946年,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历史渊源。抗日战争初期,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。抗战胜利后,东北大学迁回沈阳,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。1949年,吸纳西山书院,更名为川北大学;1950年,合并川北文学院,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。1952年,以川北大学为主体,合并川东教育学院(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)、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,组建四川师范学院。1964年,原成都大学(现西南财经大学)数理化三系并入学校。1985年,经国家教委批准,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。1999年,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学校。

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?

目前根据教育部 *** 息规定,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、二批次概念,在传统高考省份,如山西、龙江、安徽、江西等地,四川师范大学在本科一批招生。在新高考3+1+2省份,如江苏、广东、福建等地,四川师范大学在本科批招生。在综合改革省份,如山东、浙江,四川师范大学主要在一段招生。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所本科类院校。该校作为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、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,是四川省“双一流”建设计划高校。

学校简介:

四川师范大学,国家首批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,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、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。

1950年,合并川北文学院,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。1952年,以川北大学为主体,合并川东教育学院(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)、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,组建四川师范学院。1964年,西南财经大学(原成都大学)数理化三系并入学校。1985年,经国家教委批准,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。1999年,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学校。

截止2022年3月,四川师范大学位于四川省省会——成都市,现有狮子山校区、成龙校区两个校区。狮子山、成龙两个校区,校园面积3400余亩;有全日制本科生37000余人,博士与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,教学科研人员3000余人。

学校学科及专业的设置  该校设有25个二级学院,82个本科专业,涵盖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哲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历史学、教育学,艺术学、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。其中2个国家级“卓越教师培养计划”项目,4个国家及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,17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,4个国家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,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,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,5门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,20个省级特色专业,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,12个省级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”、“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”试点专业。

四川师范大学院系设置: 

文学院·中华传统文化学院、国际教育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法学院、教育科学学院、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、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、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、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、生命科学学院、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、计算机科学学院、经济与管理学院、工学院、商学院、美术学院·书法学院、音乐学院、舞蹈学院、体育学院、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、影视与传媒学院、职业技术学院、教师培训学院、基础教育学院。

国家级特色专业:

教育技术学、经济学、思想政治教育、历史学、英语、地理科学、工商管理、化学、教育学、物理学、数学与应用数学、汉语言文学。 

省级重点学科:

中国语言文学、数学、凝聚态物理、中国古代文学、基础数学、材料学、美学、教育学原理、汉语言文字学、运筹学与控制论、计算机软件与理论、环境科学、人文地理学、中国哲学、理论物理、文艺学、中国现当代文学、课程与教学论。

省级特色专业:

电子商务、心理学、地理信息系统、育教育、音乐学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、经济学、教育技术学、生物科学、思想政治教育、美术学、地理科学、历史学、英语、工商管理、化学、教育学、物理学、数学与应用数学、汉语言文学。

科研机构

截至2018年12月初,学校建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,拥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、四川省“2011”协同创新中心3个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、四川省高水平社科研究团队2个、四川省新型智库1个,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、四川省国别研究中心、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0个,建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。

四川师大

相关推荐